建筑物使用保溫材料、外墻保溫技術可以有效的降低能源損耗,促進低碳發展,走向建筑行業可持續發展。建筑物保溫技術與方法眾多,每種技術與方法的用法與作用大不相同,相關知識也較為復雜,博主梳理了大部分知識接下來通俗的講給大家。
如果你正從事外墻保溫事業,看完它對你會有很大幫助。
建筑物保溫的意義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工業和建筑業能耗增長迅速,中國能源消費并沒有跟上經濟發展的步伐.目前,中國能源短缺已成為經濟發展的瓶頸,嚴重阻礙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然而建筑行業占我國總能耗的30%~40%.實施建筑節能,推廣綠色建筑,即可以保護環境,又能節約能源,而且對實現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建筑保溫從建筑外圍護結構上采取措施,同時減少建筑物室內熱量向室外散發,對創造適宜的室內熱環境和節約能源有重要作用。
常見的建筑保溫形式
一、內保溫技術
外墻內保溫技術是指,在外墻內表面使用預制保溫材料粘貼、拼接、抹面或直接做保溫砂漿層,以達到保溫目的。
二、外保溫技術
外墻外保溫是指,在外墻外表面進行保溫的技術,通常由由保溫層、保護層和固定材料(膠粘劑、錨固件等)構成,因其可以減輕熱橋的影響,同時保護外墻不受過大的溫度變形應力,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保溫做法,也是國家大力倡導的保溫做法。
三、內外混合保溫技術
內外混合保溫是指,在外保溫操作方便的部位采用外保溫,外保溫操作不便的部位采用內保溫(注意:混合保溫技術的內、外保溫是互補關系,而不是疊加關系)。
四、自保溫技術
外墻自保溫是指,墻體自身的材料具有節能阻熱的功能,通過選擇合適的保溫材料和墻體厚度的調整即可達到節能保溫的目的,常見的自保溫材料有:蒸汽加壓混凝土、頁巖燒結空心砌塊、陶粒自保溫砌塊、泡沫混凝土砌塊、輕型鋼絲網架聚苯板等。
如何高效的做到保溫與隔熱
一、外墻的保溫措施
為了提高建筑物外墻的保溫能力減少熱損失,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采取措施:
1、材料的選擇通過材料的選擇,提高外墻保溫能力減少熱損失:
第一,增加墻體厚度、使傳熱過程延緩,達到保溫目的;
第二,選用孔隙率高的輕質材料做外墻;
第三,采用多種材料的組合墻,形成保溫構造系統解決保溫與承重的雙重問題。
2、防止外墻出現凝結水
由于建筑物外圍結構的兩側存在溫差,當室內外空氣中的水蒸氣含量不相等時,水蒸汽分子會從壓力高的一側通過建筑外圍結構向壓力低的一側滲透。在此過程中,如果溫度達到了露點溫度,在外墻中就有可能出現結露的現象,這時材料就會受潮。若結露現象發生在保溫層中,就會降低材料的保溫效果。如果水汽不能夠被排出,就可能使材料發生霉變,影響其使用壽命。
因此在對外墻進行熱工設計時,不能不考慮水汽的影響。通常做法應該在溫度較高的一側先設置隔蒸汽層,阻止水汽進入墻體,同時將受阻的水汽排到維護結構外。隔汽層常用卷材、防水涂料或透汽膜等材料。
3、防止外墻出現空氣滲透
墻體材料一般都不夠密實,有許多微小孔洞。墻體上設置的門窗等構件,因安裝不嚴密或材料收縮,會產生一些貫通性縫隙。由于這些孔洞和縫隙的存在,外墻就會出現空氣滲透,為了防止外墻出現空氣滲透,一般采用以下措施:選擇密實度高的墻體材料,墻體內外加抹灰層,加強構件間的密縫處理等。
二、外墻隔熱措施
炎熱地區夏季太陽輻射強烈,室外熱量通過外墻傳入室內,是室內溫度升高,產生過熱現象,影響人們的工作和生活,甚至損害人的健康。外墻應有足夠的隔熱能力,具體措施有:
1、外墻表面做淺色、光滑的飾面,如采用淺色粉刷、涂層或面磚,以反射太陽輻射熱;
2、設置通風間層,形成通風墻,以空氣的流通帶走大量的熱;
3、采用多排孔混凝土或輕骨料混凝土空心砌塊墻,或采用復合墻體;
4、設置帶鋁箔的封閉空氣間層,利用空氣間層隔熱。
在外墻設計中,根據各地的氣候條件和建筑物的使用需求,合理解決建筑外墻的保溫與隔熱問題,是建筑構造設計的重要內容。一般來說,建筑物室內外存在溫差,如果需要維持建筑物室內的熱穩定性,使室內溫度在設定的舒適范圍內不作大幅度的波動,而且要節省能耗,就必須盡量減少通過建筑物外圍結構傳遞的熱流量。其中,減少建筑物外圍結構的表面積,以及選用導熱系數較小,即其傳熱阻較大的材料來做建筑物的外圍構件,是減少熱量通過外圍結構傳遞的重要途徑。